据信访人反映:梁先生的儿子梁某甲(化名)未经权属人同意与陈某乙(化名)在2018年私自签订协议,梁某甲用水田与陈某乙交换其房屋门前的空地使用权。事后陈某乙以协议为证,与梁先生一家产生土地争议,其家庭成员认为互换的土地是家庭全部成员都有权属,梁某甲并不能够代表全体家庭成员去签订所谓的互换协议,且认为陈某乙的置换地并无相关权属证明,认为该协议无效,要求陈某乙归还置换的水田,双方为此争执多年,多次协商无果。
为了处理这一纠纷,梁先生先来到白垢镇综治中心寻求帮助。在经过“首问”工作人员的问题导流后,中心迅速启动“三级分类处置机制”,通过综治中心“吹哨”,召集县相关职能部门、镇国土、镇派出所、日光村委等部门到综治中心报到,并成立“1+6+N”专项矛盾纠纷化解小组,对该信访事项进行调处。
多方联动“探”知情
为查清纠纷案件事实,白垢镇“1+6+N”专项矛盾纠纷化解小组第一时间到纠纷现场进行勘探调查,发现这起矛盾纠纷双方提出异议各不相同,由于历史原因和双方签订了土地互换协议,使得争议变得复杂难解,且梁先生家庭成员内部意见也不统一,导致现场调解多次陷入僵局。
在复盘总结后,调解组充分发挥调解员、网格员、村委干部等“人熟、地熟、情况熟”的优势,先后多次深入实地调查,详细了解争议土地的历史背景,并邀请镇法律顾问对该纠纷出具法律意见,迅速抓住双方产生纠纷的焦点:产生争议的屋前空地,双方都没有权属凭证,争议的水田权属梁先生全体家庭成员共同拥有,置换土地协议是其儿子私自签订。
精准施策“诊”治源
由于双方当事人情绪激动,互不相让,各执己见,综治调解组为了打破僵局,采取了“分头突破”的策略,分别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深入的交谈,了解他们的诉求和担忧,耐心解释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,逐步引导他们理性看待问题。
经调解员多次耐心的劝解和释法讲理,双方的态度都有所软化,综治调解组迅速抓住矛盾“焦点”,适时提出了解决方案:在不违反法律规定,该协议有效情况下,建议梁先生按照实际情况重新分配其全体家庭成员土地使用权,梁某甲以个人土地使用权与陈某乙进行土地置换。此方案最终也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认可,达成一致意见,并签订了调解协议。至此,这起土地矛盾纠纷成功化解。
常态回访“立”固效
“感谢你们的耐心调解,多次给我们讲道理、普法律、提建议,帮助解决我们之间的问题。”梁先生对前来回访的调解员说。矛盾纠纷处置完成后,白垢镇综治中心对该信访事项进行复盘,总结经验,反思纰漏,整理档案。通过电话、现场回访等方式对双方当事人进行常态回访,了解履约情况和满意度,确保问题解决到位、不反复。近日,中心对双方当事人进行“二次回访”,双方均对事情的处理结果表示满意,并握手言和,该纠纷得以圆满解决。
近年来,白垢镇不断完善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及“1+6+N”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,创新“五步三线一激励”社会治理工作机制,积极探索“访、探、诊、立”四步化解纠纷工作法,为基层社会治理难题提供了新路径。